4月20日,教育部召开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如何做好开学后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进行了专题报告。
开学复课正当其时
张文宏表示,我国已经有将近一个月“双清零”,病毒传播系数控制在0.2-0.3的低水平,个别省市现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消化,国内不可能引起大的疫情传播,这就具备了开学复课的前提条件。同时,我国面临疫情输入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不会比其他国家更大,我们要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现在开学复课正当其时,时间节点选得非常好”。
李兰娟同样积极主张复学。她表示,复工复产复学,只有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背景下才是安全的。“我国已具备复学条件,现在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外来输入,内防反弹是少数,但是不能放松。”
“总体赞同复学。”钟南山表示,复学这条路很艰难,但一定要往前走。个别地方出现了感染,甚至出现了第二代感染,不奇怪,在群防群控机制下,不会形成比较大的爆发。
校园防疫的最大风险点在于防范连环传播
在张文宏看来,校园疫情防控最大的风险点在于阻断偶发病例的传染链条,也就是在出现1号病例以后防止发生连环的传播。
针对如何防止学校出现二代、三代、四代病例,张文宏表示,除了要保持社交距离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学校要启动、落实应急防控的流程。
“各级各类学校要与附近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建立联系,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师生员工发热就诊的信息,另一方面,校内一旦出现发热病例,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发热门诊进行检测,做到既‘早’又‘快’。”张文宏说。
张文宏提醒,在春夏季节,除了新冠肺炎病毒,还可能出现流感病毒以及其他病毒性、细菌性感染。“由学校来作判断处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建议把发热门诊体系充分运作起来,确保学校保持一级应急反应状态。”张文宏表示,学校只要做到既“早”又“快”,就是按照正确的流程做了正确的事情,就尽到了最大责任。
力争一个月内养成常态化防疫卫生习惯
学校疫情防控的重点环节和关键举措是什么?钟南山表示,复学复课要尤其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减少聚集,采取错峰上课等措施,保持人员间隔。二是开窗保持空气流通。三是特别注意留学生。四是保持警惕,一旦有疑似症状,及早地看门诊、检查,强化防护的意识。
在李兰娟看来,确保入校人员“零感染”,是保障校园安全的最基本条件。全体师生员工都要做流行病学调查,有条件的最好做咽拭子测试,建议学校推广使用健康码,对校内每个人的行动轨迹和接触群体了如指掌,确保入校人员健康安全。
张文宏认为,要保证学生在社交中有足够的物理距离,必要时安排错峰上课,拆分班级、宿舍规模,实行分散就餐等;学校要保持防控警惕,坚持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一旦出现发烧、咳嗽、自感疲劳不适等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要及时安排学生看门诊、自觉配合医生检查,高校要特别警惕境外来华人员的流行病接触史;学校要保持封闭管理,复学后,学生尽量不要接触外来人员,走读生上下学途中佩戴口罩,住校生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外出,边境省份的学校要特别注意防范学生接触不明原因、不明真相、没有证件、来历不明的人员。
“学校要有充足的洗手设施,教育学生勤洗手,督促学生在必要场合正确佩戴口罩,室内经常开窗通风等,力争在开学后一个月内养成常态化疫情防控卫生习惯,这将为后续复学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张文宏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王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