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将对标东莞松山湖,打造各具特色、主导产业鲜明的工业园区

东莞松山湖创新发展引人瞩目,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南方网讯 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日,惠州市促进工业投资暨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会指出,各县区要对标东莞松山湖,打造各具特色、主导产业鲜明的工业园区。

  同为“三来一补”发家、同为制造业大市,惠州与东莞在实体经济领域有不少相似之处。然而,东莞正在一批现代化园区的带动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改变世人对其“世界工厂”的印象和定位。

  近年来,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松山湖”)创新发展引人瞩目,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第24位。对于正在实施“工业园区提质增效”的惠州,可以从松山湖身上借鉴什么样的经验?

  统筹发展

  从“一条线”到“一大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园和开发区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直备受关注。纵观中外工业经济取得大发展的地区,大都依托工业园区,也都走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的历程。

  比如台湾新竹工业园、新加坡工业园等现代制造业基地,在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苏州拥有国家级开发区14个、省级开发区6个,创造了全市7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为何要学习借鉴松山湖?惠州与东莞在实体经济领域有不少相似之处。近年来,松山湖的考评排名逐年上升。2017年,松山湖名列第23位,在省内地级市高新区中排名第1。而在2013年,松山湖位列全国第53位。

  东莞和惠州,均是以“三来一补”加工业起步,迅速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然而,经历“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粗放式发展之后,这些效能较低的园区成为产业经济的发展瓶颈。

  “海纳百川,厚德务实”是东莞的精神。东莞人并未沉迷在“三来一补”的红利中,他们早早意识到,在“漫天星辰”的格局下,存在招商引资的非规模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隐忧。2000年后,长三角经济发展迅猛,部分城市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上已经赶超东莞。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迈向高端化的未来之路究竟在何方?

  最终,东莞选择大园区之路,把眼光瞄向大岭山、寮步、大朗三镇交会处的松木山。2001年,东莞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2006年,东莞作出整合东部快速路沿线寮步、横沥等六镇会合处土地的决策,开发建设东莞生态产业园。

  2010年,松山湖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步伐较慢。比如,珠海高新区、佛山高新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早在1992年就是“国家级”。然而,近年来松山湖多项指标增速均名列前茅。2018年,其实现生产总值638.6亿元,同比增长13.9%;规上工业总产值4208.38亿元,同比增长18.5%。

  从空中俯瞰,松山湖位于东莞地理几何中心,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自松山湖新城路到生态园大道贯穿南北,两侧集聚了园区大部分的创新资源。其延长线南连深圳大沙河创新走廊,北接广州增城山水新城,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在东莞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莞是不设县区一级的地级市。这样意味着,必须创新组团管理模式,完善分片管理机制,加强园区对组团内部的事务统筹。2014年,东莞决定将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生态园合并,实行统筹发展。

  明权确责

  “五大统筹”激发活力

  目前,惠州的工业园区除大亚湾石化区在同类园区中排名靠前、配套相对完善外,其他园区从形象、基础配套、运营管理等方面,大都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惠州有大大小小的园区上百个,布局分散、多而不强,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发展难以持续。”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工作报告直言不讳,必须下决心推动园区整合,项目进园区,园区以外不再新批工业项目。每个县区都规划好重点发展的园区,引导项目、资金、土地指标等向园区集中。

  当前,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等要素红利正在减弱。如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摆在各园区面前的新课题。

  松山湖被定位为“东莞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区、生力军和加速器”。除了集聚创新资源外,在机制体制创新、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这与惠州对园区提质增效的期待有不少相近之处。

  当前园区建设和项目落地,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问题。虽然松山湖创新资源集聚,但可开发建设的存量土地有限。而周边镇则存在产业层次不高、城市建设标准较低等问题。东莞提出的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正是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情况下,以园区统筹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为核心,将片区内的多个发展单元组合成一个大片区。

  向统筹要红利,向集约要效益。2017年,松山湖高新区(生态园)与石龙、寮步、大岭山、大朗、石排、茶山等周边六镇组成松山湖片区,作为试点拉开东莞片区统筹联动组团发展帷幕。2019年,将横沥、东坑和企石三镇纳入,形成“一园九镇”的松山湖功能区。

  松山湖的成功,在于破解了体制机制的障碍。早在2017年,松山湖片区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东莞市委常委任组长,园区、镇区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和组员。领导小组以联席会议形式研究决策片区统筹组团发展的重大事宜。

  那么,联席会议议些啥?打通“断头路”、共治水污染,整合发展资源——谁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应该干成什么样。分清楚工作,也要分好红利,这样才能调动“兄弟镇”抱团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松山湖片区构建了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招商、共建科技园区和平台等六大利益共享机制。

  2019年,东莞依法赋权,使功能区主要职能聚焦在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五大统筹”上。通过委托等方式,将涉及功能区“五大统筹”职责的市一级168项事权全部下放。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松山湖坚持以国际一流的标准推进“数字政府”和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当前,松山湖正加快建设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自贸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落实“外商投资法”“非公经济50条”等政策。

  创新创业

  科技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在2007年,东莞引进散裂中子源项目时,外界并不理解为什么“三来一补”为主的东莞要花大力气引进这样一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它除了研究还能为东莞创造什么?”这是多年来不少人心中的疑问。如今,以散裂中子源为重要依托,中子科学城在松山湖加速崛起。这一经历长期孕育、迸发的创新力量,超出了人们当年的想象。

  同样拥有“国之重器”的惠州,又有怎样的想象空间?2019年12月,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总部区工程开工动员会举行。这意味着,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取得又一重大进展,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科技运用和科技产业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无疑将为惠州带来新势能和空间。

  惠州与东莞,在实体经济、机遇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2018年4月,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式揭牌。2019年8月,惠州获批建设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这两家实验室均被寄予厚望,将在全省制造业创新的蓝图中承担重任。彼此间的建设进展和规划,都有着强烈的参考价值。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2+1”产业集群,惠州迫切需要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来支撑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园区来调整布局、整合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更遑论核心竞争力。

  园区是载体,项目落地是关键。自建园区以来,松山湖坚持产业高端发展取向,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的“4+1”现代产业体系。如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均占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

  走马松山湖,华为、华勤通讯、蓝思科技等行业龙头的研发基地或总部坐落其中。目前,松山湖初步形成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五个一流”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的发展态势。

  2014年,李泽湘带领团队创建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设国际机器人基地及研究院,发展东莞机器人产业,以此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模式。

  如今,由李泽湘等创业导师联合发起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吸引着各界目光,它联结了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等资源,借助大湾区制造业产业链基础不断发展。

  类似产业升级的故事,经常在松山湖上演。深入对接“港澳所需”,如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端科研人才、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集聚,正是惠州可以学习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累计出台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等各类政策文件20多项。

  产城融合

  引领城市品质内涵提升

  近年来,“工业新城”变为“鬼城”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国内外很多开发区,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产城分离。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疏离,就业与生活在空间上不够平衡,带来不利的影响。

  初春三月,万物峥嵘。坐拥6.5平方公里的湿地、8平方公里湖面、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超过300公里生态绿道的松山湖,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松山湖的人均绿地面积是全国标准的6.8倍。自建园以来,松山湖坚持产城融合,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

  近年来,东莞对标广州、深圳等城市,以高标准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高品质的教育办学水平、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构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市品质,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从生态环境来看,惠州森林覆盖率达62.42%,是广东仅有的两个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之一,绿色发展指数更是位居全省第一。依山伴湖与拥江抱海浑然天成、都市繁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点亮了惠州的城市之美。

  凭借土地空间、生态环境和综合成本等优势,加上陆海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惠州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创新资源落户。如何通过园区规划,在中长期发展中形成新的宜居城镇群,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留得住企业、人才,考验着运营者和管理者的智慧。

  实施园区提质增效迫在眉睫。早在今年初,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近日召开的惠州市促进工业投资暨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各县区政府要积极创新,尽快出台促进园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国企作用,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形成良性运行机制。这显示出惠州谋求发展的决心。

  对标松山湖等重大平台,无疑将助力惠州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更优的成效走出一条效益挖潜、内涵提升的发展新路。诚如年初的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所言,胸怀理想,脚踏实地。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