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消委会调查显示,逾五成受访者对房产中介服务满意度不高

  南方网讯  12月4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2019年房地产中介服务调查结果,揭开“房地产中介服务十大消费潜规则”,分别是:虚假低价房源引客,乘机开展业务推销;营造热销假象,诱导仓促成交;定金收取设陷阱,两头忽悠做文章;服务收费不透明,“其他费用”花样新;个人信息遭泄露,骚扰电话接不完;违规变通办假证,风险损失客户担;房价优惠藏猫腻,变相涨价是目的;解押房贷套路多,游说卖家借“高利”;《看房确认》要签名,霸王条款很闹心;全权委托本信任,恣意妄为损权益。

  今年5月,省消委会组织开展2019年房地产中介服务专项调查暨“挑战房地产中介服务潜规则”活动。调查报告显示,逾五成受访者对房地产中介服务满意度评价一般或不满意。其中,房源信息不实、执业不规范、总体服务质量偏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高成为四大突出问题。

  营造热销假象诱导仓促成交

  为让购房者尽快下定锁定交易,部分中介营造房屋热销的假象,比如找“房托”去新楼盘排队购房,在售楼房源公示栏上面打出“售完”字样,或者在二手楼交易谈判期间,冒充其他买家假意抢购同一套房,让购房者觉得房子销售太火,促使购房者在未对房屋进行全面了解、未考虑周全的情况下仓促下定签署合同。

  以深圳李女士为例,她在中介的带领下来到某楼盘看房,当天人很多,感觉房子快被卖完了。在中介虚张声势、不停催促下,李女士迷迷糊糊地交了5万元定金,并交了首付款总共32万。但过后,李女士在房管局网站上看到,该楼盘还有很多房子没有销售出去,而且经过了解,中介所说可以解决孩子读书问题属违法操作。

  “热销假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权和公平交易权,违反了《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第25条规定。”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顾问陈北元提醒消费者,遇到上述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特别不能轻易下定,上了不良商家的当。

  个人信息遭泄露骚扰电话接不完

  根据省消委会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在进行房屋买卖或租赁过程中个人信息被泄露,其中五成受访者认为在委托中介找房时可能被泄露个人信息。

  消费者李女士通过某线上房地产中介平台购买了一套房子,谁知房子刚成交不久,手机被各种骚扰电话打爆,一天可以接十几个。随后各路中介来电话,推销各种楼盘,让她不堪其扰。

  陈北元指出,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和隐私权。他建议,消费者遇到上述情况,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消委会举报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房地产交易双方风险意识不足,对相关法律规定不了解,对政策的影响后果缺乏合理预期,是房地产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在接受中介服务之前,仔细阅读合同中的条款和有关费用的规定,尽量将中介机构交易过程中的口头承诺落实到合同中,增强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学习了解,提高交易风险意识。

  南方日报记者 王佳欣 通讯员 粤消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