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款紫砂壶
高:12cm 宽:16cm
顾景舟(1915-1996),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原名顾锦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壶艺泰斗,宜兴紫砂艺人。
紫砂壶发轫于明初江南士大夫中的文人茶器,顾景舟很好地继承了文人在茶思想、茶审美中孕育出来的高雅思想。
顾景舟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自己和徒弟都要求严格,重视工艺手法和程序规范,他对于学习愿意深入研究,讲究格物致知,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
顾景舟逝世于1996年,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代表作有僧帽壶、汉云壶、洋桶壶、汉铎壶等,僧帽壶现藏于顾景舟艺术馆。
顾景舟曾任职江苏省工艺美术会理事、江苏省陶瓷学会名誉理事、宜兴市政协常委、宜兴紫砂工艺厂紫砂研究所名誉所长,被授予“工艺人”“老艺人”称号,作品“提壁壶”被评为旅游展评会一等奖。
顾景舟在紫砂行业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对紫砂工艺技术的传承、总结和发展,从程序法则到工具的改良,再到传统器型的研究推敲,给后人留下的珍贵的典范。
他的紫砂作品自然完美,可以作为紫砂的经济价值的标杆。1989年,顾景舟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同年“宜兴紫砂”被国家评定为质量银质奖后,他又亲自设计指导一批紫砂精品,参加全国性的展评活动,促使“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定为“金质奖”。他的代表作中牛盖莲子、鹧鸪壶获国家金质奖,僧帽、井栏壶获国家银质奖,并有许多佳作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
顾景舟在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浪潮中恪守古训,看重泥料配置和工具制作,临摹经典的紫砂作品,但是并不盲从,他博览群书,善于取舍,兼收并蓄,广纳众之长,对紫砂壶的制作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不圆而圆,不方而方,智欲其圆,行欲其方”,追求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美学推敲的艺术品.
顾景舟认为人有一定的共通的审美标准,他追求健康、准确的美的形态,手法自然、流畅,作品造型有理、有趣,形制流畅,气韵贯通。顾景舟是第一位将自己的名姓持之以恒地镌刻在壶底的陶瓷艺术家,这种行为突出了陶工的独立个体性。
顾景舟同其他中国近代制壶艺人将明清至民国以来形成的紫砂技艺,传授给了紫砂业年轻新一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紫砂作品,为紫砂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新中国紫砂行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景舟精美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紫砂之美,融会贯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紫砂从传统手工匠艺抬到了艺术的高度,留下了“格物致知,规矩方圆”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紫砂是一门富含艺术语言的独特文化,其深邃的意境与精湛的工艺在自古相承中不断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工艺美术发展史中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顾景舟的作品以及对紫砂艺术的理解深度对陶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款顾景舟紫砂壶,高;12cm 宽;16cm,作品简洁凝重,用料考究,做工严谨。 壶形新颖大方,古朴典雅,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块面和谐,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集紫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造型气度浑厚,协调自如,泥质颗粒较粗,所谓”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纹理清新、圆润,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是难得的藏品,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