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良《江山万里》抱月瓶》
【藏品介绍】
抱月瓶亦称“宝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乾隆时又有烧制,多为青花。
【历史渊源】
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独特风格,将色彩与器形完美融于一体,使其发展成为陈设用的艺术品。抱月瓶以永宣时期最负盛名,其中蒜头口抱月瓶于康熙、雍正两朝多有仿制。乾隆皇帝更是喜爱有加,因此抱月瓶成为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外形与花样也随着御窑厂不断创新而变化多样,异彩纷呈。
【作家简介】
王锡良(1922年2月-2023年3月13日),原籍安徽省黟县,生于景德镇。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其幼年家境贫寒,12岁辍学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
2023年3月13日23点50分,王锡良先生因病去世,享年101岁。
【人物生平】
1952年进入景德镇美术合作社,2年后转入景德镇工艺社,随后进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
其先后任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景德镇市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务委员。中国陶瓷美术馆名誉馆长、昌南书画院名誉馆长。
2023年3月13日23点50分,百年巨匠、一代宗师,全国文明模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因病去世,享年101岁
【个人荣誉】
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第一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
1959年,成为第一位作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陶瓷大师,《革命摇篮井冈山》被陈列于江西厅;
1975年,成为第一批参与毛瓷7501创作的陶瓷大师;
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景德镇市首位获此殊荣者。
1987年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画院院长;
1994年,成为第一批被政府授予“陶瓷世家”称号的陶瓷家族;
2005年,成为第一位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殊荣的陶瓷大师;
2009年,刷新中国当代陶瓷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最贵的当代陶瓷作品;
2016年,成为当代中国第一位个人作品拍卖总成交额过亿的陶瓷大师;
2012年7月24日,中国陶瓷美术艺术类荣誉与职称高级人才为庆祝第四届中国陶瓷美术艺术类荣誉与职称高级人才颁证仪式、中华瓷艺六法、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培训班、中国陶瓷元素代码认号编制启动等多项文化艺术活动在天鹅湖宾馆举行。景德镇陶瓷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接受和通过了提名、酝酿,当代第一位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资格认证。当主席团成员、著名诗人,中国陶瓷美术认证专家将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证书颁发给陶瓷世家代表王璜先生时,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王锡良先生身体力行,学习进步的大师风范,让陶瓷美术广大同仁备受鼓舞。
【生涯】
王锡良13岁时随叔叔王大凡学艺。王大凡乃珠山八友之一,他的粉彩人物画首屈一指,在景德镇影响巨大。1915年,他的作品《富贵寿考》获巴拿马国际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王锡良说:“我14岁时在笔筒上仿叔叔的仕女图《西施浣纱》,这个笔筒卖得2元大洋,我兴奋不已。叔叔见我有天赋,便用心教我。最早教的是《闻鸡起舞》与《陶侃运甓》二块瓷画,并作‘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要精勤’联鼓励我。我以此作为座右铭,警诫自己。”五十年代中期,当时陶瓷研究所中有“珠山八友”尚在世的两位王大凡和刘雨岑以及誉称“青花大王”的王步以及景德镇瓷画前辈徐天梅、熊梦麟、章鉴等,王锡良常与他们在一起,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他的墨彩瓶《东山行乐图》便是力作。苍劲的松树,风雅的人物,乃至人物那飘逸的衣褶,纹理清新,气韵浑成。
王锡良后来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之影响,注重素描写生,画风大进。在写生途中,有时会遇到林风眠等高手,王锡良便不失时机地请教、切磋。最难忘的一次是,他见林风眠在两块瓷板上画《武松杀嫂》,一块乃武松举刀,另一块乃潘金莲下跪,林风眠用寥寥几笔将潘金莲衣裙勾出,那风骚而可怜的潘金莲形象跃然而出。王锡良说:“那简笔的魅力使我终身难忘。”我顿时明白了王锡良绘画由繁到简的变化缘由。
然而,接近成功,则意味艺术生命停滞不前。他在不满足中困惑,在困惑中思变。此时,中央工艺美院梅健鹰教授来景德镇讲学,给他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清新之风,给予颇多艺术启示。
他中年变法,从绘画基础入手,练素描画速写,深入生活,师法自然,博览众长。涉足景德镇的乡间林野,远游祖国名山大川,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画稿,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创作源泉,不断推出新作。
在50多年陶瓷艺术作生涯中,王锡良以山水、人物画最为擅长。他的作品大处作眼有气势,小处观之有意味,因善画中国画,刻意在陶瓷作品中揉进中国画讲求神韵、计白当黑的形式美感。
【风格】
王锡良 [2]的作品,讲究立意,注重装饰,追求静水流深的艺术效果。其用笔繁简有度、设色清雅丰润、构图巧妙自然。大师就是大师,他要做的,只是将越是深奥、高难度的艺术表现形式,就越是生动形象,简单易行的表达出来。画人物,往往习见精雕细作,但王锡良画中,却不侧重脸形,鼻子,眉毛等处.因为他认为,这些是绘画中最没有表现力的地方。同样,复杂的衬景,也是画蛇添足。需要表现的只是整体画面的轮廓,无须繁缛做作,因为王锡良想要表达的是一个自我意识的的形象而非以第三者视觉而形成的感官形象。王锡良笔下的人物,素素的,淡淡的,没有浓妆艳抹,倒显出一副小家碧玉的样子,也印证了他内心深处一直以来的一种想法:最美既是简约。当除去臃肿的堆积,剥离繁琐的多余,在飘飞的树叶中,在肆虐的寒风中,一道流云,一棵古树,一轮明月,一袭舒畅的衣裙,一头娟系的秀发,无拘无束,率性而真诚,无不诉说着简约的素面风骨,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雅致的情怀。
欣赏他画作时,“简约”是一种审美情结。它简洁,单纯,婉约,不加缀饰,不复色彩,天然成趣,流畅明快。在艺术和画面结构上,是一种简洁明朗的风格,体现了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艺术表现力。人物服饰同样也因简约而素美,在秀气中突出个性而不张扬,在文静中隐含着浪漫而不远离生活。注重那种含蓄的美,展现自然恬静的感性韵味。在王锡良简约的营构环境中,给您带来的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让繁忙的您在他的画作中得到放松,找到温馨的感觉。这也正是王锡良人生的写照。简约是他那种透露的风格,纯厚、素雅的韵味,是一种于浑然朦胧中显示整体力度的超脱境界,一种饶有现代绘画的超前意识。这在“简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简约也是王锡良的生活态度。拒绝精雕细刻,远离繁文缛节,厌恶浓妆艳抹,不计较闲言碎语,不拘泥陈规陋习,不在乎无聊的聒噪,不理睬庸俗的眼球,始终保持着清新素朴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生活清淡但精神丰满,深居简出但思想敏锐,衣着朴素,却才高学富。
简约是王锡良宽广的胸襟。崇尚简约,举手投足显得大气,点点滴滴简洁明快、博大精深,拥有旷达的、闲适的、与世无争的仪态;是信仰的风范和坚定的守望者。始终保持着沉稳而内敛的平民化的心态,使其品位与格调在不经意中得到提升;蔑视功名,拒绝利禄,透彻的理解人生的真谛。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入而能出,往而能返,何其自由、畅快、游刃有余。简约并不简单,相反,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寓丰富于简单之中。只有内涵深厚的事物才具备简约之美,贫乏和苍白是没有内涵的简单,绝不是简约。简约也不是寒碜,他蕴涵着无限美妙的想象空间,是精悍而妩媚、眩目而灿烂的浩瀚的精神世界。这种简约,需要一点放弃,一点执着,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声稀,大智若愚皆是也。同样在欣赏王锡良的画作,需要一点理解,一点领悟,一点灵性,一点旷达,更需要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
【作品】
他先后创作的艺术作品主要有:粉彩《采茶扑蝶》圆盘、《西江月·井冈山》词意浮雕〈合作〉、《太平窑》年画、《岁朝图》茶具、《荷叶》茶具、《革命摇篮井冈山》大型壁画〈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粉彩《明月松间照》、《黄山》大型壁画、《十里春风》壁画(合作)、粉彩《春凤拂栏露华浓》瓷瓶,分别获得 国内各级专业奖。并在《美术》杂志、《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江西日报》、《文化与生活》等报刊发表介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先生,称王锡良的大型壁画作品“气势磅礴,有传统功力,可与陕西版画比美”。《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彔》、《景德镇国画选》、《中国美术辞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瓷都艺星》均对其艺术传略和作品专题评价。